秦秦:如何唱好《欢颜》三首歌(最佳教学版)

这是我演唱的《欢颜》三首歌集锦,李宗盛说齐豫的音乐感觉音乐能力不那么想象得好,我现在也觉得去除了对她的童年滤镜,所以特意在保留她原唱底版基础上(我声音比她更饱满有层次,因为我中音音域比她好),对于她一些我认为处理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了我个人向的修正,她的New Age唱法比较老派,我是把我学习彭丽媛版《在那遥远的地方》学会的民族唱法+New Age唱法融合的新技术用了一点在这个作业上,彭嫲嫲真是一个宝藏女孩啊!齐豫原唱的缺点是声音有点“窄”,不匹配背景音乐配器的大气。
演唱与制作 楼主《走在雨中》+《橄榄树》+《欢颜》三首联唱
而且我展现了自己唱出来,而不是依赖于设备或软件混声的“空间感”的原声,在“原声”基础上加入人工声场音效,我觉得还不如自己唱出来的原声自然,旷达,向上
时常有歌友与我探讨,如何唱好中国台湾经典音乐文艺片《欢颜》三首插曲----走在雨中,橄榄树,欢颜。她们最困惑的是,要不要模仿原唱者齐豫老师唱腔唱法,怎么样学?
我给了她们三个建议,下面我会展开说:
第一,去看电影本身,在镜头画面里理解歌曲;记住,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是互为表里的,艺术也必须是有通感的。余生也晚,我是在上海的电影资料馆第一次接触到《欢颜》的,第一时间令我震撼的,不是歌曲,而是:1 带我去看电影的学姐说女主角胡慧中是台大毕业高材生,还是“娘娘”孙俪的姨祖母,嘿,还真的很像,二者都是那种小方脸英气美女--感慨我们中国电影还有追捧几代带有古典美那种留白开阔英气美女的时期,夏梦、尤敏、石慧、朱虹、陈思思、萧芳芳以及“大玉儿”潘迎紫是一代,第二代是林青霞、胡慧中、钟楚红等;胡慧中五官眉眼还神似宋祖英老师。
2画面充满了自然景观原生态的美,让我不由地想起宋代山水画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质朴优美的东方水墨山水画情调。那是比同时代天才少年王希孟绢本设色青绿山水工笔画《千里江山圖》更重要的傳世畫作。
《溪山行旅图》代表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在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可以说是最高最雄伟的一座大山;《千里江山图》代表着中国青绿山水的最高成就,在中国的青绿山水画中可谓是众星拱月,一枝独秀;
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最高成就。
在被这样的电影镜头电影画面击穿以后,耳畔歌声响起,我会不由地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野旷天低树”等富有“天、地、人”布局空间感与留白感的诗句----中国古典艺术认为,留白就是留足鲜活灵动的生机空间,所谓“留气机,留气场,留气口,留气韵”等,只有在足够留白的空间里,我才能感觉到《欢颜》三首歌的旋律是象水波一样共振于山水画意的----你看,我已经点出来我对《欢颜》三首歌艺术要害的领悟,那就是歌声必须营造出足够的气息以构造歌声声场带来的空间感,留白感以及绵延不断如水波共振的感觉。雪景寒林图
第二,歌曲第一解释权是属于作曲家与词作家的,而不是首唱者的,去理解作曲家李泰祥先生想要表达什么,或者说《欢颜》三首插曲艺术要害是什么,艺术要害决定了歌曲的艺术处理手法,我不认为齐豫老师的就是最佳诠释;所以,大家不要背包袱去学齐豫那种刻意的空灵,而是要用自己的歌声去还原电影镜头里那美不胜收的山水与人的传统中国画长卷画面感。
不久前见一位资深女歌手耳机老师与资深粉丝的争论。她斩钉截铁地告诉这位粉丝,她唱歌优先考虑的是技术技巧,而不是情感先行,技术技巧到位了,情感自然而然地就表达出来了,不一定非要自己先有代入感。
她说的,应该吻合于楼主对于今天呈现的三首歌--祖国宝岛1980年代经典音乐文艺片《欢颜》三首歌,我个人向的认知与实践。
第三,一定要把三首歌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听,来理解。
这3首歌恰好都是用到了海豚音等技巧的歌曲,对于一位女高音歌手的技能储备,比如无痕地变换声部,无痕头声混声,如何不过多借助混声音效,而是利用本身的技巧唱出欧美歌手那样的声场感等以表现李泰祥先生与电影导演意图表现的中国诗画情怀的留白、质朴、含蓄甚至天问感,都是非常有营养的必备曲目。
而且从古典音乐角度看,三首歌整体上可以视为李泰祥先生为电影写的一部交响诗的三章,彼此之间是有有机联系的。
你看《欢颜》唱“春花秋月”“海枯石烂”,不就是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人之天问。《走在雨中》唱“当我独自徘徊在雨中,大地孤寂沉没在黑夜里”“在这寂寞黯淡的暮色里,想起我们相别在雨中 不禁悲从心中生”,这也是向内心求索的人之天问----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宫崎骏《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宝岛美女大文豪三毛女士作词的《橄榄树》唱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唱的是什么,是基本哲学问题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或者哪里才是德语大诗人荷尔德林所谓“人,诗意地栖居”的终极精神家园,所以唱的也是人之天问。此外,橄榄树是属于西方哲学故乡,海上明珠古国希腊的,但是草原又是最典型的欧亚大陆物候意象,所以这首歌宁静的歌词里还暗含东西方的思想交汇与激流。
李泰祥先生磅礴大气的弦乐主导的乐队,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的交替等编曲与配器也再清楚不过表明。《欢颜》三首是乔装打扮为歌曲的交响乐!
所以在楼主看来,《欢颜》三首歌应该是埋藏在现代文艺电影里的古典的《天问》交响诗的三章,这就是它在华语流行音乐,电影音乐史上特殊的地位。
所以歌者一定要打起精神,如屈原问天那样虔诚,如陈子昂那样且行且吟营造自己是天地怀抱一份子的空间感与气韵,如此,再加上娴熟运用比如女高音new age唱法,民歌唱法或者歌剧音乐剧等传统美声唱法,诸如此类必要技巧,你就不会唱得比齐豫差。
我会稍微留心:1)让歌声尽量从上门齿发出来那种向上穿透到后脑勺的头声融合感觉。2)这首歌需要在气声运用里有意识地在吐字咬字上强化鼻腔小共鸣---简而言之,咬字时候略微叹着唱,吐字时候略微鼻化音,让你的声线模仿小提琴或吉他的弦音,如此出来的乐句颤音非常自然、轻盈、飘逸又扎实。
中国台湾经典音乐文艺片《欢颜》三首插曲原版镜头,看官们可以对比前面几幅传世宋元名画山水
橄榄树
齐豫( Chyi Yu )
Play "橄榄树"
on Amazon Music Unlimited (ad)
作词:三毛
作曲:李泰祥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00:00.00]橄榄树
[00:05.00]作词:三毛作曲:李泰祥编曲:李泰祥
[00:10.00]演唱:齐豫
[00:15.00]专辑:橄榄树
[00:20.00]出版时间:1979年07月09日
[00:24.00]发行公司:新格唱片
[00:28.00]音乐风格:民谣
[00:31.00]
[00:35.43]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00:47.23]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01:03.23]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01:15.06]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01:32.29]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01:44.30]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02:03.18]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
[02:24.23]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02:41.56]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02:53.66]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03:10.46]
走在雨中
齐豫( Chyi Yu )
作词:李泰祥
作曲:李泰祥
编曲:涂惠源
当我走在凄清的路上天空正飘著蒙蒙细雨
在这寂寞黯淡的暮色里想起我们相别在雨中
不禁悲从心中生
当我独自徘徊在雨中大地孤寂沉没在黑夜里
雨丝就像她柔软的细发深深系住我心的深处
分不清这是雨还是泪
记起我们相见在雨中那微微细雨落在我们头发上
啊往事说不尽就像山一样高好像海一样深
甜蜜绮丽彩虹般美丽往事说不尽就像山一样高
好像海一样深甜蜜绮丽彩虹般美丽往事
欢颜
齐豫( Chyi Yu )
作词:沈百吕
作曲:李泰祥
飘落著淡淡愁一丝丝的回忆
如幻如梦如真弦轻拨声低吟
那是歌啦啦啦
飘落著冷冷情万缕缕的怀念
如幻如梦如真弦轻拨声低吟
那是歌啦啦啦
只要你轻轻一笑我的心就迷醉
只有你的欢颜笑语
伴我在漫漫长途有所依
春雨秋霜岁月无情海枯石烂形无痕
只有你的欢颜笑语
伴我在漫漫长途有所依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